【相提并论的论是什么意思】“相提并论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将不同性质或不同层次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。其中,“论”字在该成语中的含义是“比较、对照”的意思。
一、
“相提并论”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,原意是把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。这里的“论”并不是指“议论”或“论文”,而是“比较、衡量”的意思。因此,“相提并论”可以理解为“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讨论或比较”。
在现代汉语中,“相提并论”多用于批评那些不恰当的对比行为,比如将没有可比性的两件事情强行放在一起比较,往往带有贬义。
二、表格解析
成语 | 相提并论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|
字面解释 | “相”:互相;“提”:提起、提出;“论”:比较、讨论 |
现代含义 | 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,通常带有贬义 |
“论”的含义 | 比较、衡量、讨论 |
使用场景 | 常用于指出不当的对比行为,强调两者不可等同看待 |
近义词 | 平等对待、一视同仁(褒义) 混为一谈、等量齐观(贬义) |
反义词 | 区分对待、区别对待 |
三、使用示例
- 他把孩子的成绩和成年人的工作能力相提并论,显然是不合理的。
- 这两种产品虽然都受欢迎,但它们的功能和定位完全不同,不能相提并论。
四、结语
“相提并论”中的“论”并非指“议论”或“论文”,而是“比较”的意思。理解这个成语的关键在于把握其“将不同事物强行比较”的核心含义,并注意其在不同语境下的褒贬色彩。在实际使用中,应避免将没有可比性的对象放在一起进行评价,以免造成误解或误导。